Ring

My China Memories
2011-03-09 10:41:09 (UTC)

爱玲

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阴天
天上有一轮满月,静静辉照人间。远处九龙远远近近的公寓万家灯火辉煌......爱玲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落寞:清泪潸然,滴上襟袖。
  “黄卷青灯,美人迟暮,千古一辙。”你也许很难想到,一个如此年少的女孩子,竟有着如此练达的文笔和成熟的思想。而且,更让人吃惊的是那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沧桑感,哪一个青春年少的花季少女,会发出如此的沉暮之言呢?
  留在她童年和少年时代记忆中的是什么?是父母一阵争吵后,母亲默默去国远游的身影,父亲则枯坐在烟塌上,一声不吭地抽着不曾间断的烟......家里一潭沉闷的死水,有太阳的地方,让人昏睡。于是,她独行于苍茫天地之间,每一脚踏在地上都是一个响亮的吻。
  她钻进了,她爱旧书库里那略微有些阴暗的空气。她爱这些因长年不见天日,而略微有些霉味的书。轻轻翻动它们,犹如握到了古人瘦骨嶙峋的手,触摸到了古中国一脉滚滚流动的血源。她觉得这脉血缘将永远流在她的血管中,一生一世。
  年纪轻轻的她,反而有了一种垂垂老矣的感叹:“青春如流水一般的长逝之后,数十载风雨绵绵的灰色生活又将怎样度过?”母亲当年临行出国时去看望爱玲,两个女人,就那么地立在风中,显得都格外独立,却又显得故作强忍。母亲不舍得转过身,远去远去,爱玲,便在风中大声地抽泣,有一些大颗的眼泪掉在松松的尘土里,还有一些泪水被大风很快地风干在脸上,“紧绷绷地很不舒服”爱玲回忆起,母亲看不见她的泪痕,更听不见她的笑声了,她仿佛是在哭给自己看,自己尝的。
  “千万年之久,千万年人之众,在忙忙的人海中,没有早一步,也没有晚一步,偏偏遇上了,然后说一声:‘呵呵,你也在这里。’”红尘中的牵手,靠的是缘分。她潜意识地等待着那个陌生又熟悉的人,千万年、千万人之中无可替代的那个人,却又因稔熟千万年、千万人普遍的规律而畏惧,畏惧于自我被卷入的狂热力量,因而本能地要去逃避爱的份量,惴惴于爱的降临。飞蛾扑火的热情与抽身独处的冷寂,是一双互相咬啮的小兽,活跃在爱玲年轻的、敏感的、女人的心中。放弃的过程是凄惨而黯淡的,可就在放弃之前,也曾热烈而炫目地得到与拥有。这次恋爱与婚姻,就像儿时房间那不适宜的墙,橙红色的,刺激炫目,虽不那么恰当,可它是仓促苍白的生命中少有的温暖与亲近。
  其实爱玲的心中一直牵挂着与胡兰成的恋情,对胡兰成说的话尤言在耳:“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,你不致寻短见,亦不能再爱别人,我将只是萎谢了。”然而与胡兰成的这段感情,终究如同镜花水月......可叹爱玲一支笔,写尽了人世间的情爱悲欢,可是却写不出属于自己的一段圆满爱情。
  历史翻久转瞬之间,侵略粉碎,爱玲也美丽幻成苍凉,她预感到生命沧海将成桑田的恐怖。凄冷的秋风,吹起了爱玲深黑色旗袍外的深黑色的长丝。她强忍着泪水,与宋淇夫妇挥手互道:“再见!珍重!”彼时情境,正如中国古诗中所谓的“浔阳江头夜送客,枫叶荻花秋瑟瑟。”
  夕阳渐渐沉下山去了。晚风的秋,吹得落叶飘飘而下。爱玲接住一片落叶,轻轻地抚摸着它干枯的茎脉。
  可以这么说,她的家庭辉映着一个王朝的背影,它甚至凝聚着中国冗长乏味的整个封建王朝最后的背影。而爱玲的背影、爱玲的文字,爱玲对待世界的忧怨的眼神,都仿佛是预设好了来叙述悲剧的,可她对悲剧已看得太多太透了,她不愿自己成为悲剧的主角,她一直努力着、罢演着这个角色。
  可是,最后有什么呢?爱玲见惯的就是在最后一丝残阳中抱着落寞的影子踯踯远去的背影。热闹与寂寞,浮华与苍凉,还有彼时的那条走不完的寂寂的回廊。




Ad: